消费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保险“飞单”屡禁不止 保险代理人和投资者都有责(4)

    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表示,这种外部营销人不占信托公司的费用成本,又有客户资源,有时候给他们的提成甚至高于自己公司员工。但是,这种正儿八经的金融机构是不会和保险代理人个人签署合作协议的,很多是内部员工和保险代理人的私人交道、口头协议之类。

    至于市面上那些本就缺乏监管、鱼龙混杂的理财公司,找起销售渠道“路子”可能更野,保险代理人甚至银行的理财经理,都是他们“攻关”的对象。我在采访中就遇到过,一名银行理财经理恪守职业规范予以拒绝,对方仍旧和颜悦色,不需要他亲自,但请他介绍金融业同行出来喝茶,他介绍的人未来售卖成功,也给他“感谢费”。

    保险代理人“飞单”怎么提成?我从发生过“飞单”事件的某险企内部人士处获悉,经他们查下来,就有“小头头”去承包下一单大的,比如500万,然后层层给到“下线”售卖。这和保险代理人群体一贯的销售模式非常接近。“小头头”依据叫价能力,能提5%左右的佣金,“下线”则被层层盘剥,有的提3%、有的提2%。

    “无辜”的客户?

    之所以不少险企甚至多家商业银行都发生过基层员工“飞单”事件,第一,和行业及市场的现状有关;第二,和大企业对基层员工/代理人细到如进毛细血管的管理确实比较困难有关;第三,也和投资人本身的贪念有关。

    即便像小张这样的“飞单”人,当被问及产品详情,她也并没有说瞎话,这单产品的投资协议上,也并无小张供职险企的公章。

    虽并不排除有些投资人的确受了营销员的“忽悠”,但总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在决定投资时就心知肚明这些产品的出处。

    “高收益总是和高风险相伴的,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就有贪心和侥幸心理,”一名在商业银行负责此类业务合规管理的人士跟我说,在他看来“飞单”事件后不少吵上门来的投资人有“装被骗”嫌疑,总以为“会哭的娃有奶吃,只要能闹机构就会兜底”。他认为,发生在保险行业的“飞单”,投资人也可能有类似的心态。

    至于“飞单”事件怎么了结,似乎每一例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金融机构人员牵涉程度不同)以及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态度形成不同的判例。而每当事件发生,投资人总是群情激昂,认为对方有代理责任,就该由管理失当的机构来为其员工/代理人负责;机构总是冷静的,认为投资人早该有一堂自负其责的金融风险课。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