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微信语音包10元千条 有人购买微信语音实施诈骗

    现在不少人都会使用微信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网友给你发出语音消息,可能并不是出自他本人之口?根据最新消息得知,现在微信语音包10元千条,声音也是用来作为交易了。

    微信语音包
    微信语音包

    微信转账十分的方便,这点大家都会知道的,但是如果有人问你借钱,那么就需要小心了,因为背后可能不是他本人问你借钱。现在微信语音包可以购买,问你借钱需要进行身份核实,千万不要鲁莽的去转账给对方!

    有一天,陈先生收到王某的一条微信语音,让他转钱到某个收款码上,买个东西。陈先生气愤地表示,如果当时没有听到王某的语音,这钱肯定不会转出去。“就是我朋友的声音,一模一样,我就被语音干扰了!”

    民警表示,从语音的声音判断,和他好兄弟王某的声音极其相似,所以陈先生信以为真。钱转出去后,陈先生又打了通电话给王某确认,这才发现王某的微信被盗了,刚刚向自己借钱的根本不是王某。

    打开某电商平台,输入"语音包"关键词,很快,十几件相关商品就跳了出来,售价从10元到99元不等。其中销量最高的,有36人购买。据一位商家介绍,支付10元,他们可以提供1000条女声的微信语音信息,只要安装了能转发语音信息的微信插件,就可以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声音信息发送给他人。这1000条消息中包含哪些内容呢?很快卖家发来了一张详细的表格,表格中统计的语音内容涵盖日常聊天的多个方面,问好、道歉、自我介绍、甚至索要红包等内容,均有涉及。如果想要其他内容,还可以按照2元每条的价格进行私人定制。

    卖家表示,按照指定价格购买了商品之后,就可以将这些语音包发送给他人。如在软件中输入对应的序号,就可以发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女声语音信息。比如“早啊亲爱的”、“早安起床上班了太阳晒屁股了”、“在宿舍呢,一会还要洗衣服呢”、“我现在跟朋友在外面看电影呢”。

    据法制日报,对于这种买卖社交语音包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晓峰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语音包的声音,如果声音是由电脑合成而没有模仿任何自然人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声音,那么该语音包制作者的合法权利应予保护;如果声音是由电脑合成但模仿了他人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声音,在未取得被模仿者同意的前提下,相应的制作行为存在侵犯他人人格利益的不法性,受侵权责任法调整。

    二是语音包的内容,未模仿他人的声音或者经他人同意而模仿他人声音制作的语音包,如果内容并没有色情、暴力等法律法规禁止传播的成分,那么对于相应语音包的买卖应交由私法调整,公法不宜过度介入;如果语音包的内容涉及法律禁止的色情、暴力等,那么相应的制作和买卖行为可能会纳入公法的调整范畴,受到刑法等的规范。

    三是语音包的使用,对于未模仿他人的声音或者经他人同意而模仿他人声音制作的语音包,在语音包内容合法而被买受人用于诈骗等非法目的时,制作人和出卖人原则上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而是应该由具体实施不法行为的人,如诈骗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看来,买卖语音包这种现象本身不产生社会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买卖不像其他的买卖有合法的、正当的目的,如买衣服、买鞋等。一旦利用买卖的语音从事非法获利,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影响他人判断,引诱他人和自己发生虚假交易,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的行为。“刑法里有关诈骗的相关法律规定完全适用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刑法中的诈骗罪来打击这类行为。”王四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