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培训投诉增长 这些领域卷包跑路的风险正在积累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系统分析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社会类培训投诉同比去年增长80.12%,在各类投诉中增幅明显,达到3579件。有关社会类培训投诉主要集中在语言、艺术、幼教等领域。
4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社会培训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提出上述数据。中消协特别警示,社会类培训领域“卷包跑路”风险正在累积,消费者群体权益受损可能性增。报告显示,为了扩大培训规模,有培训机构通过编造教师学历、夸大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等方式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比如虚构一线授课名师、通过率百分百、押题命中率百分百等。当消费者付费后才发现培训机构存在夸大宣传,进而产生纠纷。
此外,培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者管理水平不一,师资力量千差万别,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消费品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而且影响培训行业的整体形象,使消费者对培训消费心存顾虑。
值得关注的是,培训行业普遍采用预付的方式收费,消费者接受培训前购买充值卡、会员或者预付全款,部分培训机构为了促销课程更是推出了各种预付费算法,模式复杂,甚至跟“消费贷”等金融产品挂钩。我国预付式消费整体监管有限,培训机构经常以破产、转让为借口一走了之,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事后“维权无果”、“自认倒霉”。
根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湖南等地被曝光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卷款跑路案件就有十余起,涉案金额达十几亿元。见诸媒体的教育培训机构“跑路”事件大概分为三类:一是恶性故意,以教育平台为名头圈钱;二是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三是挪用预付款投资失败。
在法院判决的社会培训案件情况中,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2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了414件社会培训类消费纠纷判决书,同比增长33.55%,其中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判决的案件占比分别为85.27%和14.73%。
从判决文书内容看,关于社会培训纠纷的案件中,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由于培训机构资质不全、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案件;二是承诺保过培训案件;三是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引起纠纷的案件。其中,有部分案件性质恶劣,涉嫌合同诈骗。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在参加各类培训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首先应评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参加培训,避免冲动消费;其次,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要盲目赶时髦。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从培训机构的资质、口碑、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签订正规合同,尤其是对培训范围、培训费用、退费程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重要条款要特别留意。
如果遇到消费纠纷时,建议消费者首先应与培训机构协商,如不能解决,应当收集好发票、合同等有关证据,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