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质监部门辟谣鱼香肉丝10厘米:川菜标准没这么细

    在很多人看来,相比于大多需要严格按照菜谱制作的西餐,中餐更能“自由发挥”和“随性而制”。然而,近日有媒体称,川菜标准将“鱼香肉丝”规定为“长10厘米、宽3毫米”,顿时引发争议。

    质监部门辟谣鱼香肉丝
    质监部门辟谣鱼香肉丝

    尽管官方很快辟谣称,并未制定这一强制性标准,但有关菜肴标准的话题还是成为了这两天的网络热点。据记者了解,实际上,不少经典淮扬菜也有标准,而全国最早的菜肴标准也出自江苏——2002年,扬州市烹饪协会发布了扬州炒饭标准。但由于淮扬菜面广量大,江苏并没有出台针对所有淮扬菜、特别是家常菜制定标准。

    辟谣

    鱼香肉丝规定“丝”长10厘米?

    质监部门称未制定具体标准

    2011年,四川省质监局曾发布《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2012年开始实施,之后上升至“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由商务部向全国发布,成为“国标”,迈向了川菜标准化的重要一步。这项国家行业标准对各类菜系的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水煮类的菜肴,要求采用郫县豆瓣;清汤要用喂养一年以上的母鸡来炖等等。

    2014年,四川省质监局又批准公布了《中国川菜经典菜肴制作工艺规范》,其中收录了49道川菜代表作,如回锅肉、咸烧白、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并给出了许多川菜十分详细的制作方法和要求,使得这些常见的特色川菜也有了量化的标准。但这些制作工艺标准并不带有强制性,只是推荐标准。

    然而,这两天有媒体称,以鱼香肉丝为例,根据这一标准,其中的猪肉和青笋要切成二粗丝,而二粗丝的标准为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

    这一标准让许多网友咋舌,“川菜标准”的话题也在一两天内瞬间引爆网络,更有人戏言,“以后吃饭一定带个尺子。”

    不过,这一说法很快被四川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否定,昨晚他们辟谣解释称,这一说法“是对规范有误解”,他们只是提出了比较统一的做菜规范,没有制定到鱼香肉丝的长度、宽度、高度。

    那么,这个长宽高的详细数据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最终,记者在《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中查阅到,在“成形工艺”的“常见形状的成形规格”中提到了“丝”,并将“丝”分为“头粗丝”“二粗丝”“细丝”“银针丝”等,在““二粗丝”一栏标注的成型规格,就是“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

    也就是说,鱼香肉丝最好切成“二粗丝”,但并不一定必须是“长10厘米,宽3毫米”,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常见规格而已。

    热议

    川菜店老板和食客不以为然

    尽管鱼香肉丝10厘米的标准并不存在,但这一热点新闻的出现,还是让许多人发现川菜竟有着诸多细致标准。

    昨天晚上,记者走访了南京几家川菜馆,其中位于中山东路和应天大街的两家川菜店老板和厨师都表示,“头一次听说川菜标准。”而文体路一家川菜馆的魏老板则表示,中国菜不比西餐那么精准,有时还得用到电子秤之类的量具,而往往更依靠熟练和感觉。比如加油盐酱醋等调料时,往往用“一勺”等单位计量。

    兴隆大街附近一家小川菜店的厨师则表示,“不同门店应该按照自己的需要制作川菜,没必要完全按照标准。”比如标准中要求的鱼香肉丝的配料青笋,很多时候就会被莴笋、青椒甚至土豆取代。

    至于食客们,则普遍对于标准要求“无感”甚至“反感”。

    昨晚7点半,正是各家餐馆生意繁忙的时刻,记者随机采访了奥体两家川菜馆的就餐者,高先生恰好来自四川,他告诉记者,即使在四川重庆一带,各地的菜,色香味也有不同,“成都菜比重庆菜口味要清淡些,成都菜更讲究用料准确,重庆菜里用料更大胆,花样也更多,再说郫县豆瓣,大家都知道是‘川菜之魂’,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用量产的郫县豆瓣,我家里做饭,就喜欢用自己家里腌制的豆瓣酱。”

    专家认为难实践,可能阻碍创新

    在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看来,四川省质监局出台的诸多川菜标准,将众多菜肴,甚至包括一些普通家常菜,都给出了细致制作要求,例如某些菜肴要求采用郫县豆瓣、清汤要用喂养一年以上的母鸡来炖等等,其实并没有必要。“菜肴制作标准的本身是为了规范社会市场行为,促进自主创新,但如果太细化,则有可能阻碍了菜品创新。”

    淮扬菜集团的相关人员也指出,厨房做菜有很多变量因素,量化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同一种原料因为生长环境、气候、生长期不同,可能自身就有差异;火候也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控制,“冬天和夏天原料自身的温度就不同,比如肉丝在夏季本身的温度30度,冬天则只有几度或更低,因此没有办法对油锅温度做很细的规定。”他的建议是,菜系的制作标准应更多在口感、色泽、味型、基础原料和辅料上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