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99%的网约车不合规 网约车新政逼司机下海重操黑车

    现如今,网约车已经成为了大家出行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但是,今年入夏以来,网约车是越来越难打了。你知道吗?全国有99%的网约车不合规,自网约车新政策出台后,很多司机不得不下海重操黑车。

    网约车利润空间薄
    网约车利润空间薄

    网约车的出现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方便,提升了大家出行效率。然而,现在网约车越来越难打了,很多市民苦不堪言,据悉,这跟新规有关。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的数据来看,全国有99%的网约车不合规。

    “您的附近无可用车辆,您前面还有145位乘客排队,车辆预计2个小时后到达……”这是最近让经常使用网约车的乘客比高峰堵车更焦虑的日常。最近几个月,越来越多人发现网约车特别难打,赶上极端天气更是苦不堪言,有时非高峰时段也需等候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打上车。为何网约车变得如此难打?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谁来满足?

    “网约车新政”实施让司机乘客犯难

    乘客抱怨连声:“平时很快就能约上的车,现在死活约不上。”“等过最长的,等了一个多小时。”“天气不好的时候不好打,得加钱,加钱都不好打。”而网约车司机也是一脸无奈,“北京现在干滴滴的少了。像火车站飞机场抓得太严了根本不敢去,抓了罚款最低1万5,还扣车……要求京人京牌,必须是北京人。”

    超99%网约车司机不合格
    超99%网约车司机不合格

    截至7月25日,近30天内,北京打车难百度指数环比增长420%。2018年3—7月,北京市网约车应答率下降22%,单均应答时长增加3.4倍。可以肯定的是,北京目前是打车难点地区,主要和各地网约车门槛和监管执行力度有关。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各地据此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随后,一系列规范网约车运营的规定出台,整治网约车乱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机场等交通密集区更是打车难点

    难点今年7月1日,《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生效,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或者组织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将受罚款、扣留驾驶证和车辆,并将违法行为主体纳入信用信息系统等处罚。执法首日,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组织11个执法大队,300余名执法人员在机场、火车站等45个重点地区,对各类非法运营行为开展打击。

    半天时间内,共计检查车辆1800余辆,查扣各类“黑车”54辆。依据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将对车辆进行30天至60天的扣押,同时对驾驶员处以1万-3万元的罚款。从市场反馈看,滴滴出行、易到等网约车平台都不同程度受此影响,出现无车接单、加价等问题,增加了北京打车的难度。网约车监管难、合规难等问题也更加突显。据《经济日报》了解,这项打击行动将会持续半年。

    平台方也难得许可证

    网约车上路必须三证齐全: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驾驶员证,还有平台在当地的合法运营资质,没有三证合一,司机不敢接单。然而,网约车的发展在各地也面临着合规进展慢、拿证率低、政策落地难等困难。据中国信通院政经所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全国共有210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和206个地级市)出台了网约车细则文件,覆盖率为62.1%,落实进程比较缓慢。

    网约车司机考取网约车驾驶员证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的合规率极低,全国99%以上的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仍然在“非法”的灰色地带提心吊胆地运行。按照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披露的数据,全国有34万人和17万台车辆分别取得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和网约车运营证。但目前全国约有3210万辆网约车。据此计算,全国仅有不足0.5%的车辆和约1%的驾驶员是合规运营的。截至2018年7月份,共有78个网约车平台在全国不同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证。中国现在主要的几家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用车,只在不到四分之一的城市取得许可证,而51%的平台只在一个城市取得了许可证。

    现因无法取得合法资质重回“旧行业”

    有司机称,第一批网约车司机有人月入2万至3万,现在网约车大部分司机收入在6000元以下。经历过平台“烧钱大战”的第一批专车司机,被滴滴司机们戏称为“挖到网约车行业第一桶金的人”。

    网约车的兴起,5年来已经创造了千万个新增就业机会。据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统计,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共有2107.8万人(含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司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63.34%的司机由于本职工作收入太低而加入滴滴出行平台。对他们来说,只需要遵纪守法会开车,就可以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就业红利。然而最近几年管理越来越规范,40%的外地外牌司机基本退出了北京网约车市场。很多人害怕风险,已经放弃了。

    选择抽成低的平台,获得正规身份,是不少网约车司机的共识。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网约车挣钱越来越难。不少司机正在考虑是否该离开。“捉迷藏”式跑车,不是长久之计,再加上平台抽成增长等因素,感觉赚钱越来越难的一些网约车司机萌生退意。随着滴滴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取消,有不少转行网约车的出租车司机“回流”,回去开出租车了。

    除了转行外,供求矛盾下“黑车”也悄然增多,一些司机开始重操旧业。草房地铁站晚高峰,黑车司机开始在出口揽客。“'黑车'比网约车赚钱,”有司机计算,“附近小区最远也就五公里,一辆车最多可以拼三个人,每人收15块,比做滴滴赚钱,还轻松。”更晚一点,黑车司机有时会关掉软件,去三里屯“拉黑活”碰机会。

    网约车处于“阵雨期”,但“前景可期”

    纵观网约车发展历程,从初期的互联网科技与消费者需求一拍即合的产物,到为用户提供舒适性好、性价比高、车型选择多、打车快捷、方便等等服务的发展期,再到此后的洗牌期,期间包括大量企业入局和部分企业出局、政府监管和行业中资本的集中整合等,都使得网约车这一新兴行业逐渐庞大。

    伴随网约车而成长起来的网约车司机,已经成为非常庞大的群体。未来继续等待新平台红利还是离开网约车行业?每个网约车司机都在思考自己的去留,而让自己获得正规身份,是网约车司机的共识。行业越来越规范,司机们也都感到网约车前景可期,而监管加强和行业细分带来的“雷阵雨”,也让很多网约车司机暂时停止拉活,在家待业。

    当市场份额和市场中的玩家逐渐趋于饱和后,今后的发展,更应立足于如何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也保障司机的基本权益,以服务水平赢得市场空间,从而通过进一步的行业规范,进一步的服务水平提高,实现“政企共管”,以此来促进网约车行业获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