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销售骗局:讲课洗脑时髦概念行骗 十年骗百万(2)
不仅单据找不到,许多口服液、胶囊都没有外盒包装。卓女士告诉记者,当初母亲购买时就是提着环保袋回家,“这些人跟老人说,为了让他们方便拿减轻重量,就拆去了外包装,可一旦退货就说没有包装退不了。”
关怀的另一面是保健品公司的榨取,两位月退休金近2万元的老人成了“月光族”。卓女士最后一次看到父母的工资卡是去年9月,两张卡余额都是几毛钱。
后生7步“挖坑”老人千金“买套”
吴惠君(化名)是广州某保健品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已从业两年。“卖保健品给老人已有了固定流程,公司人员层级化,分工清晰,骗术也专业化,形成了一条成熟的骗局链条。”
吴惠君口中的骗局链条包含了信息“套取”、上门约访、客户分析、讲课“洗脑”、“体检”恐吓、“点病”与开单、收款与“反退货”等步骤,各步骤环环相扣,编织成骗局陷阱,一步步让老年人“乖乖就范”。
“每一款保健品的销售,我们按照这些步骤按部就班地去做,老人十有八九能被搞定。”吴惠君说。在多次采访中,吴惠君一点点向记者还原了骗局每一步的详细做法,记者将其整理出来,以便老人及家人明辨。
信息套取只要拿到老人电话什么都可以套出来。吴惠君说,保健品骗局第一步是获取老人信息,方式多种多样。如街头派礼品让老人填表,药店门口赠送礼品登记信息,进小区免费测血压搜集信息等。
“获取信息成本很低,主要为进小区向物管缴纳一定摊位费,一般小区五百元一天,高档一点的小区上千元一天。赠品、小礼品主要是鸡蛋、药膏、眼镜等,其中,药膏就两块钱一支、眼镜也就几块钱一副。”吴惠君说。
虽然成本低,但是收集信息的效果却很好。“去小区摆摊,一天可以收到四五百个老人的资料,多则上千个。”
吴惠君介绍,信息表主要登记老人的姓名、电话、年龄、病情、地址等,其中电话是最重要的。“只要拿到了电话,接下来什么都可以套出来。”
上门约访十个老人七八个病聊天主要是摸清病情。拿到老人资料后,接下来就是约访。“我们会主动打电话给老人,先介绍自己公司,然后提出上门赠送礼品,并嘘寒问暖,间接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吴惠君说。
上门送赠品只是幌子,能够进老人家门才是目的。“他有什么病,我们就送什么药膏。”吴惠君说,每个上门约访业务员书包都配备了血压测量器、血糖仪,有时候要靠这两个来“突破”。
“十个老人,七八个病。和老人聊天主要是摸清病情。除了病情,还要摸清老人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吴惠君说,经过多次聊天,跟老人就熟络了,接下来就可以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
客户分析给老人“定一个价”确定能卖多少保健品。在老人来参加保健品销售会前一天晚上,保健品公司会开一场客户分析会。“讲师、所有业务员会坐在一起,对邀请到的老人做一个全面分析,圈出重点客户。”吴惠君说。
吴惠君说,客户资源表上主要有六个方面,病情、做主权(老人说了算数吗)、家庭成员(是否和儿女同住,购买后可否顺利收到货款)、保健意识与消费观(买过保健品吗,最多买了多少,有没有保健意识)、经济能力(退休工资、储蓄情况)、定位(给每一位老人“定一个价”,确定明天能够卖给他多少套保健品)。
“在这个行业做久了,当我们知道老人做什么工作和岗位级别,他的退休金有多少,我们也就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吴惠君说。
讲课洗脑引入生物科技激光治疗等时髦概念行骗。保健品销售会一般在高级酒店租一个厅或在公司会议室举行,老人入场后将接受“名医”讲课“洗脑”。吴惠君说,一般公司老板会先渲染公司实力有多强,例如,与某某大学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所邀请的名医名气如何大。
讲座形式虽老套,内容却不断升级。吴惠君说,现在讲座引入很多生物科技、量子科学、激光治疗时髦概念。“有时还现场做实验,把一只青蛙杀死,把心脏掏出来,放入一杯溶有保健品的清水,还可以跳动四五十分钟,以显示药片神奇。”吴惠君说,其实把青蛙心脏丢在清水里,也可以跳动这么久。
体检恐吓告知老人病情严重为卖保健品做好铺垫。在会场,还会让老人进行一个免费体检,体检设备是一款名为“量子弱磁场分析仪”的盒式仪器。入场前,会向老人渲染仪器价格上百万元,体检医生很资深。但体检医生其实就是一名业务员,“只是换了身白衣”。